查看原文
其他

人才:“聚”是基础 “用”是关键

2017-05-12 光明日报记者罗旭 战略与政策论坛

“聚”是基础“用”是关键

——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并蒂花开满眼春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印发了《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国家“千人计划”全称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全称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国字号人才工程的姊妹篇,一个面向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一个面向国内培养支持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名,“万人计划”已遴选支持国内高层次人才2500余名。

     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统筹推进、并蒂花开,形成了“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环境,为中国加速集结了创新创业的千军万马,谱写了人才强国的绚丽篇章。 

统筹兼顾 同等支持

     “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已全线贯通,目前正在做相关测试,测试通过后将正式投入使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潘建伟日前透露。 

    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潘建伟带领团队以一连串创新性科研成果,确立了世界领跑者的地位。“京沪干线”和量子卫星“墨子号”两个全球领先项目,更使他如星辰一样闪烁在科研的天空,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心生羡慕。 

    2008年以来,致力于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国家“千人计划”,为潘建伟这样的一流人才到中国发展搭建了直通车和“黄金台”。截至目前,国家“千人计划”已分13批引进70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6名诺贝尔奖得主、79名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 

    实践证明,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解决科技领军人才匮乏的快捷、现实、有效的途径。但中央也同时看到,国内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加强国内人才自主培养,是推动我国人才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2012年,专门面向国内遴选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国家“万人计划”及时推出,有效调动了国内人才的积极性,消除了部分人才“厚此薄彼”的误解。 

    这两个“国字号”人才计划,都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中组部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国内现有人才和海外人才同等重要,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骨干力量和宝贵财富,必须培养好、保护好、支持好。”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指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协同实施,较好地统筹了国际国内两类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创新创业积极性。 

    国家“万人计划”是一项含金量较高的人才支持计划。在有关部门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将再对其从荣誉称号、经费支持、政策支持、纳入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范围四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形成集成效应。所有这些特殊支持,无异于给国内人才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安心投身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全神贯注从事创新创业。 

    “‘万人计划’与‘千人计划’并行,全方位给予人才强有力的支持。这将极大改变‘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传统,让各类人才专注于科学,专注于创新,作出对国家对人民对世界有积极影响的重大贡献。”首批“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道出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心声。 

正视问题 及时完善 

    2016年11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俞德超率领的创业团队宣布:成功完成高达2.6亿美元的D轮融资,创造了中国制药史上规模最大的融资案例。此前,俞德超团队还与美方达成了中国生物医药领域金额最大的国际合作——“里程碑款项”达33亿美元。

     由于长期工作在国际科研前沿,“千人计划”专家的大批回国,加快了我国与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对接。“大家回国后的出色表现则向世界证明,在中国同样能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甚至比海外实现得更快更好。”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丁列明说,“这也是‘千人计划’最鼓舞和凝聚人心的地方。” 

    随着国家的支持与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也锐意创新,尖端成果频出。例如,南昌大学江风益团队所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大大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半导体学科的发展;华中科技大学邵新宇带领团队,在全球汽车制造技术史上实现5个首创。 

    为增进国内外人才的了解融合,体现对两种人才资源同等重视、共同开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对两个计划在多个方面进行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有效提升了实施整体效应。如,两个计划申报评审工作统一安排,专家咨询顾问会议一并召开,公示报批同步进行。再如,专家共同参与、交叉评议,让更多的“千人计划”入选者担任“万人计划”咨询顾问专家,更多的“万人计划”入选者担任“千人计划”咨询顾问专家。 

    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相继实施以来,一直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思路,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实施机制,优化项目结构,完善支持政策。以“千人计划”为例,已从最初的创新长期、创业两个项目,逐步拓展为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创新长期、创新短期、创业、青年、外国专家、文化艺术人才、新疆西藏项目等8个子项目,形成涵盖各年龄段、各领域、各层次海外人才的完整引才体系。随着“千人计划”引进人数不断增多,管理难度也相应加大,存在着不到岗、到岗时间不够、弄虚作假、行为不端等个别现象。对此,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态度是正视问题、及时纠偏,2014年便开始启动退出机制建设。随后,“万人计划”也建立了相关机制。几年来,相继有人依规退出“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 

    为更好推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高度关注制度创新。推动在《出入境管理法》中增设“人才类签证”、会同公安部等部门研究制定《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会同国家外专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启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会同全国科协等部门制定《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参考目录》。近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推出了两个计划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计划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直面问题,及时完善,使得‘千人计划’‘万人计划’这两个国家人才工程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日益成为凝聚和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的大平台,成为优秀人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的助推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科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这样认为。 

充分信任 放手使用

     近年来,中央在深入实施国家“千人计划”过程中,不断突破创新。瞄准国家需求,提升引才工作精准性灵活性,更加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建立健全柔性引才用才的新机制,坚持以我为主、以用为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走出去”就地用才。 

    国家“千人计划”稳步推进的同时,国家“万人计划”也在快马加鞭。2017年3月,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由刘忠范等6位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出任首席科学家。国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对其从事的战略性、原创性研究予以特殊支持。 

    “我们知道国内还有很多更为优秀的学者和团队没有像我们一样幸运。我们没有理由不格外珍惜这样的机遇。”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表示,“我们不得不追问自己,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实施人才计划,不仅仅是为了引人选人,最终目的还是让人才承担国家创新任务,在推进国家转型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我们一直在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引才用才模式,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参与主持“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计划、领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科学原始创新、重大关键技术、重大工程建设、民生科技等诸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人才强国战略相互激荡的激情篇章。 

    “回国时我就认定,要为国家做‘顶天立地’的事业,‘顶天’就是要做出第一流的成果,‘立地’就是要把成果产业化,服务国家建设和百姓生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学记说,“作为国家花大气力引进的创新型人才,我们没有理由不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做老外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甚至做老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领跑下,“中国机遇”磁吸效应持续放大。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留学归国人员仅有两万多人,2012年超过27万人,2013年超过35万人,2014年超过36万人,2015年达到40.5万人。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外籍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来中国工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中国,正对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7日 15版)


附录一:莫把人才当“花瓶”

李炳孝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一靠海外引进,二靠国内培养。2008年,中央推出“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2012年,中央又推出“万人计划”,面向国内遴选支持高层次人才。“因有中华梧桐树,引得各方凤凰来。”据悉,目前“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名,“万人计划”已遴选国内高层次人才2500余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的实施,彰显了中央人才工作优先的坚定决心和广纳天下英才的博大胸怀。应该说,目前顶层设计已经非常科学到位,人才“蓄水池”也已初具规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是基础,“用”是关键,人才当以用为本,如果只把人才当“花瓶”摆设,不用或者用不好人才,不仅无法助推跨越发展,反而会让人才在“天生我材无人用”的叹息声中老去,形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当前,人才工作不仅要继续“外引内聚”,而且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人才使用,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要扬长避短用人才。《管子·形势解》中说:“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用人如器,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是人才使用的重中之重。各地应因人而异,扬长避短用人才。一是知其所长。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库,分门别类登记完善人才信息,详细掌握人才所学、所专、所长,做到手中有“才”、长短有数。二是用其所长。只有尊重人才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把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有机结合,“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才能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组合。三是容其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容才之所短,才能成才之所长。对人才,应该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不能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

要创造条件用人才。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人才的使用少不了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物质保障。各地应该千方百计为人才优化环境、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特别是要注重为人才搭建事业平台,制定完善各类人才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申请科技资金、参与国家标准制订、参加院士评选等方面的政策规定,通过建立创业基地、设立创新专项资金、提供贷款贴息、税收减免优惠等措施,为人才提供一个创业创新的最佳平台。

要简政放权用人才。党管人才是“管理”,不是“管制”,更不是“管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简政放权,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激发广大人才的创新活力动力。各地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束缚人才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落后管理机制,集中精力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切实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当前,我国人才评价机制“行政色彩”较浓。近期一项调查表明,当前人才评价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近期、轻长远,重显能、轻潜能,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各地要纠正人才评价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减少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和“行政认定”,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法则,实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充分撬动和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7日 15版)


附录二:944名专家入选第13批国家“千人计划”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记者罗旭)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会议28日在京召开,审议通过第13批国家“千人计划”拟引进人才名单,并对近期海外引才工作作出部署。

  第13批国家“千人计划”引进工作于2016年5月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和程序开展遴选工作,确定拟引进人员944人,入选率为16.5%。引进人员包括相关领域国际知名专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急需人才以及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会议通报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便利化改革推进情况。2016年以来,中央组织部、公安部等部门针对永久居留证件识别度不高、无法核查信息等问题,加快推动证件便利化改革,参照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标准对永久居留证进行改版升级。今年6月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签发后,将可直接在“二代身份证”阅读机读取信息,办理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金融服务等将更加便利。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仍处于引才“黄金机遇期”,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海外引才工作指示精神,大力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不断提升海外引才工作水平。会议要求,要调整引才结构,加大顶尖人才引进力度,扩大青年人才引进规模。要继续推动永久居留政策以及各项政策待遇落地落实,要帮助海外人才加快适应融入国内社会。要加强管理服务,对不能严格履行工作合同或行为不端的依规予以退出处理。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9日 01版)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2.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

3.科技体制改革的三项基础性任务

4.从党外人士座谈会和政治局会议看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5.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优质人才服务

6.基于获奖者年龄的国家科技奖激励效用分析

7.在“赛马”中“养马”和“相马”

8.吴晓莉专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

9.创客们的最新灵感缪斯是什么?

10.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

11.走向全面创新时代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1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1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16.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如何进行?

17.如何以人才驱动创新

18.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

19.两位北大老校长的经典演讲

20.校长教授们连鼓四次掌,李克强总理在北大讲了啥

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解读

22.中国创新成就与未来五年部署

23.有些人可能会被历史淹没,但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

24.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

25.@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26.“互联网+”如何助推中国经济腾飞

27.我们的伯乐和千里马在哪?

28.科研领域权力寻租亟待破除

29.诺奖和阿贝尔奖得主约翰·纳什因车祸去世

30.隐身在集体中的诺奖得主

31.屠呦呦为什么会落选院士

32.科学奖励中的个人与集体——以青蒿素获奖引发争论事件为例

33.4年前获得拉斯克奖 贡献是创制抗疟药青蒿素

34.刘鹤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

35.以全球史视野审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

36.创新共同体稳步推进 沿线国家人民受益多

37.引领制造业 从“大”到“强”

38.培养高端技能人才须举全社会之力

39.觅母的力量——关于科研环境与科研诚信治理

40.让国家科技奖励回归荣誉本质

41.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

42.科学报国 实现梦想-在"百人计划"入选者国情院情研讨班上的讲话

43.为苹果承诺改变“失控的创新”点赞

44.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45.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 航天事业发展再创辉煌

46.特朗普当选背后的技术因素

47.国之重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二艘航母下水!!!

48.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工业4.0”吗?

49.创新共同体稳步推进 沿线国家人民受益多

50.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51.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科学思维

52.雄安新区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53.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54.重新唤起中国孩子的科学梦想

55.2017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56.技术转移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

57.“一带一路”对接中国机遇

58.“一带一路”引领新型全球化

59.引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发展

60.清华女教授跳槽普林斯顿:是人才流失,还是人才流动

61.施一公:技术、问题与体系是科研三要素

62.施一公:科技强国 从我做起

63.陈十一:培育有理想担当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64.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6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66.中美科技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67.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6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69.把握新兴青年群体的脉搏

70.医学的一半是人文学

71.“五四”,永远的精神标杆

72.建立跨区域扶贫开发一体化体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